•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图片新闻

《海津讲坛》第460讲现场实录——津门竹枝词
发布时间:2018-08-08

《海津讲坛》第460讲于2018年8月4日上午九点半在天津图书馆复康路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著名地方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孙爱霞老师应邀以“津门竹枝词”为题,为到场读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孙爱霞老师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天津文学与文化。她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主持、参与市哲社规划课题、天津社科院院重点课题多项,撰《天津文学史》古代卷之“明清部分”,编有《三津谭往》(2015)、《三津谭往》(2016)。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孙爱霞老师结合“竹枝词文体辨析”、“竹枝词的起源、特点”、“天津竹枝词特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和阐释,令大家受益匪浅。竹枝词简称“竹枝”,北宋诗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记载:“《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竹枝词在发展过程中有七言(二、四、五句),五言七句、六言四句,杂言体等。从中国竹枝词的发展史的角度审视,天津竹枝词自一出现就处于成熟期。从创作角度看,天津竹枝词(七言四句体)相对遵守七言绝句的格律,很少不符合绝句格律。从审美角度看,康熙年间竹枝词多清新之调,读来愉悦。最贴近客观生活,最能以天津语客观写实者,当属周宝善,其气质通俗近俚。民国竹枝词《丙寅竹枝词》则似七绝,咏史弔古,风格蕴藉。吟咏津门风俗,以他者的眼睛审视,虽通俗但无俚语,从中能体会到老天津的民俗民风,以及老天津人活生活现的生活。

此次讲座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孙爱霞老师精彩的讲座得到了在场读者的一致好评,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很多读者意犹未尽,纷纷就一些具体问题向孙爱霞老师请教,孙爱霞老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