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图片新闻

《海津讲坛》第277讲现场实录--浅谈戏曲丑角的舞台魅力
发布时间:2014-08-26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277期于2014年8月23日上午9点半在天津图书馆复康路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资深丑行名家王宝田老师担任主讲。王老师自进入戏校以来刻苦学习,转益多师,受益良多,他对丑角行当的表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老师以“浅谈戏曲丑角的舞台魅力”为题,生动传神的诠释了戏曲丑角的艺术魅力。

讲座中,王老师讲述了他求学经历中的趣闻轶事,通过努力于1956年考入天津戏校河北梆子班,开启了他丑角行当学习和表演的近六十年历程。他扮演过大大小小无数个丑角人物,在他看来虽然演的是个丑角,但丑角不丑,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美感。他把自己扮演的剧中小人物看成是全剧的:“戏胆、戏核”,他从不因为自己演的是小角色而抱以轻视的态度,反而是有板有眼的认真对待。因为他始终谨记恩师的教诲,“演绎中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所以不管角色大小一定要入戏,要进入人物,用心去演绎。所以在多部戏中,王老师扮演的丑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生、旦、净、末、丑”,丑行为先。丑角艺术是笑的艺术。陋劣之中有至好,“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在戏剧中无丑不成戏,一个剧本中都是正戏,显得有些压抑,没有精彩之处,有了丑角的渲染使得戏剧变得轻快生动,丑是富存戏剧性色彩的戏曲行当,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角色,它以幽默、诙谐、高超的表演使得观众赏心悦目,为之开怀。

王老师在校期间,曾跟随多位名师学戏,他在生活和练功上仔细观察各位老师独特的地方,将每个人对剧中人物的刻画,传神的一面都运用到自己角色的扮演中。他从各位恩师那里学到了不仅仅是基本功,更有他们对于戏曲人物刻画追求臻美的精神。也正是这些精神让他从心底佩服老师们,从内心热爱上了戏曲的丑角行当。

在他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认为丑角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在台上以出丑态来取悦观众。而是要靠好演员自己把握剧中人物的尺度,不能脱离剧情,该诙谐时诙谐,该装傻时装傻,形神兼备,用演技烘托整个剧情。演丑角并不轻松,他既要掌握“生旦净”的演绎方式,又要掌握“丑角”的演绎功底。如他的身形台步,穿什么衣服该走什么步伐,都要恰到好处。另外最不能少的是演者的眼睛,眼睛要传神,要像“鹰、猴、狐、犬”那样机敏灵活,像寻找猎物那样迸发光芒。其次就是身段,张弛有度,能屈能伸。最体现功力的就是丑角中的“矮子功。“矮子功”要使正常人蹲着走路,整个身体是蹲曲不能伸开,还要腿部有劲,行走有速,忽而悄然行进,忽而快速往返,这对于演员来说是十分吃力的。这就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我们在台下看戏感到丑角可笑有意思的动作其实都是演员们在台下辛苦付出,用泪水和汗水换来的,为的就是换来观众刹那的笑声和喝彩。

王老师讲述他们在练功时每人平均每周要穿破一双布鞋,每天一个动作要练上数百遍甚至上千遍,这让我们顿时肃然起敬,无不佩服他们的精神。王宝田老师用认真的精神演绎了丑角的身段美、唱念美,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灵美和滑稽美。总之丑角是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剧情的调味剂,是整个剧情演绎中起到烘托和渲染的重要之魂。

在讲座即将结束之际,王老师为在场的观众表演了一段丑角人物,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丑角真的不丑,感受到了它的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