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天图举办海津讲坛系列讲座: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
发布时间:2011-11-02

  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第十三讲,今天上午(10月29日 周六)在市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天津市舞蹈家协会会员、河西区文化馆舞蹈专业研究员高惠军主讲: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津门法鼓”。这是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一三八讲。

  高惠军是天津市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员。80年代初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天津卷》的普查与资料整理工作,开始关注天津民间舞蹈活动。90年代开始从事舞蹈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写作,先后正式出版舞蹈专著和论文50余篇部。自2001年起,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艺术系、社会体育系,天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讲授舞蹈专业理论课程。

  本次讲座,高惠军先生为广大听众深情讲述独具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津门法鼓”。高先生用自己多年收集、挖掘出的翔实的研究成果和珍贵的图片资料,向广大听众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以及天津民间艺术的一般性形态与源流、天津法鼓的近当代命运、法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从而使广大听众了解了“法鼓”作为天津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表演艺术活动,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荣登天津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河西区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和北辰区刘园祥音法鼓。其中“庆音法鼓”的傅保安、“永音法鼓”的杨奎举、“祥音法鼓”的王桂秋、刘玉新、田文起分别被命名为“项目传承人”。法鼓会在天津民俗活动中占有显著地位,河西区挂甲寺庆音法鼓更是由于其“半副銮驾”的荣耀而誉响津门,其明代的宫廷仪仗,其历史、文物价值就更加难以估量。

  法鼓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铙、钹、镲歌、铛裆。鼓为五音之首,这些乐器在万乐之首“鼓”的统领下,按曲谱、词牌各司其职,表演时,鼓、铙、钹默契配合,鼓乐齐鸣,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壮观之势。法鼓是集舞蹈与音乐(打击乐)于一身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法鼓会又有文、武之分,“文”重演奏音色,“武”重动作表演。挥舞打击乐器击打出乐音的同时就产生了动作形态,而一代代民间艺人对动作的不断规范、美化、统一使其观赏性得到不断加强,更有民间艺人将武术动作融会其间,演奏起来铙钹开合,铿锵有声,情绪激昂,气势暴烈,长长的镲缨子缠头裹脑,上下翻卷,铛子、镲铬繁繁复复,插花填空,鼓声咚咚,号令全场,乐音舞态,声情并茂,既有阳刚之美,又有娇柔之姿。

  此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可说是天津独有的品种。“法鼓者,佛乐之遗绪也”、“法鼓艺术,来源于僧、道做法时演奏的宗教音乐”,但是法鼓又绝非正宗的宗教艺术。法鼓这一民间普遍流行与传承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在天津曾有过极为辉煌的历史,“津门法鼓会多如雨后春笋”。法鼓作为深得天津民众喜爱的、传统的自娱娱人(包括参与商贸、宗教、庆典)活动项目,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天津人喜欢法鼓,法鼓曾经是天津地区传统民间花会活动中数量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民间狂欢。

  高先生说,天津舞蹈的风格都在法鼓里面。从天津地区的民间舞蹈,以及舞蹈文化积淀给我们的提示:具有显著的燕赵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以农耕文化(封闭与延续)和海洋文化(开放与包容)为主导,兼有运河文化、移民文化、行帮文化、殖民文化、现代文化等要素,组合而成天津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都市文化的特点并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高先生认为“法鼓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主要的应当包括四个方面,1.仪仗——物质遗产;2.演技——艺术遗产;3.会规——道德遗产;4.潜规则——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天津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遗产,我们一定要珍惜、善待、保护、学习、挖掘、整理、继承。

  天津法鼓创始与天津设卫同兴,因此含有鲜明的都市文化元素——表演庄重、摆设豪华,人数众多,崇尚礼节,是具有鲜明的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形态。其独特性表现在:地域的唯一性(天津城、郊区特有);技艺的独特性(音舞结合):音乐的典雅性(五音蝉联);舞蹈的威猛性(舞武相溶);装饰的豪华性(精雕细刻);队伍的庞大性(出会服务人员多于表演人员),恰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天津法鼓的都市风格。表演具有庄严相(站姿)、威猛相(舞姿)、从容相(表情),其宗教与民俗共融——雅俗共赏,庄重豪华,不失隆重热烈的仪仗风格——皇家气派与宗教风格的统一的特色。

  天津法鼓始于400年前,兴在清康、乾盛世;衰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毁在文革扫除四旧;即将亡于城市拆迁、村落解体。时至今日会所失所,设备丢失,器材损坏,乐手老将老矣,队伍作鸟兽散,偶然有人想练一练,又因为“扰民”不得不偃旗息鼓……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背景下“法鼓艺术”的不幸遭遇和面临的窘境。天津法鼓从当初的130多道,到今天的3道(被列入名册的),沦丧的何其悲哀,留下的何其壮烈。但是,我们相信在民族文化的感召下,在民族精神振兴觉醒过程中,属于我们民族的艺术也必将应该得到复兴。

  针对面临的困难,如何对津门法鼓进行有效的保护,高先生提出了自己保护传承的对策:1.现行的法鼓老会自立自强求发展是根本;2.基层政府(区、街、乡镇)和保护单位是关键;3.传承人梯队建设是重点;4.吸收会员,扩大影响,广开演出市场、文化交流途径是出路;5.成立法鼓艺术课题攻关小组,撰写普及型教材,并在青少年中进行传播是方向;6.寻求工商支持单位是方法。

  高先生最后指出:“天津法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荣耀,而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也就是说:不能够让这份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丧失殆尽,否则我们就会落下一个败家子的骂名。让我们用“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老人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讲座:“这份遗产,不是个人的,也不是哪个单位的,它是国家的,是公众的,我们得把它看好喽,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上丢喽!”
                                                                                                                                       (新闻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