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天津奏响文化繁荣精彩华章
发布时间:2010-02-08

新华网天津频道2月7日电(记者刘刚、李靖、周润健) 600年津门,海纳百川。爽快炽烈、机智幽默的“津派文化”滋养着一代代海河儿女,创造过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建设新天津,实现新跨越。百万吨乙烯、中新生态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短短几年之间,天津的发展思路、经济格局、创新能力发生巨变。渤海之滨再次响彻激情协奏曲。

面向未来、审时度势,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天津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也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

文化是发展的血脉,文化是进步的灵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谱写文化繁荣的精彩华章,古老的津门焕发出青春。
 

品位天津:改革创新 文化惠民

“黄瓜也缺钙?”2009年初冬,天津市宁河县薄后村村民孙连富发现种植的反季节黄瓜的叶子黄了。焦急之中,他到农家书屋查找资料,结果发现是因为黄瓜缺钙。按照科普书籍讲解的大棚蔬菜种植知识,孙连富对症下药,很快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损失。

如今,到农家书屋“充电”“淘金”成为津沽农村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截至2009年底,天津3838个行政村已建成1300个农家书屋,每个书屋配有价值近3万元的1500册图书、30种报刊和100种电子音像制品。按照天津的规划,今年将再建1200个农家书屋,明年将实现全覆盖。

而在城区,越来越多的天津市民享受到便捷的公共图书服务。天津图书馆副馆长李茁介绍,从2002年开始,天津图书馆探索延伸服务创新,到2009年底建成社区分馆56个、行业分馆84个,54台流动图书服务车穿梭活跃在大街小巷,在23家社区分馆及行业分馆持“一卡通”的读者超过3万人。

记者日前在体北社区采访时看到,汽车流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读者办理借还手续。今年60岁的李家祥老人说,汽车流动图书馆开到家门口,随借随还,仿佛成了“自家书房”。

为民所需,从民所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为目标,让人民群众从多方面得到实惠,才能不断凝聚民心民气。”着力加快统筹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这是天津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

在天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3项指标均实现了100%覆盖率,走在全国前列;在城区,220万电视用户实现了数字化转换,网络整合和数字化转换在4个直辖市中是最高的。

漫步天津街头,文化场馆星罗棋布,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绚丽风采和文化韵味。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2008年以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天津市和各区县财政累计投入50多亿元,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文化设施,这里面既包括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大厦、中华剧院、天津音乐厅等标志性建筑,也包括遍布城乡的群众性文化场馆。

2010年元旦前后,在这些遍布城乡的群众性文化场馆里,天津各种文艺院团的演出精彩纷呈,其中既有商业演出,也有公益性演出。

如今,公益性演出从表面看依然是“政府买单、百姓看戏”,但背后却蕴藏新的分配机制。近年来,天津采取超场次演出财政补贴方式,多演多得,促使演出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更加贴近群众,送文化下基层演出由以往每年的200多场次上升到600多场次。

面向市场,公益性文化的社会效益也衍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天津市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两年来,接待游客613万人次,被列入全国百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接待量比免费开放前分别增长2.5倍和1.15倍。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天津国内旅游收入近1000亿元,其中,红色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延伸产业的收入提高了30%以上。

文化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以新体制新机制激发创作和演出的新活力,打造更多受到市场欢迎的文艺精品。

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电视台历时5年精心策划,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50集电视连续剧《解放》,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推出,社会影响巨大。而《解放》正是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改制全部完成后的首部“开门大戏”。

好戏连台。2009年盛夏,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我的左手》获得“华表奖”。就在那时,天影厂转企改制工作正走向深化。当年12月,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完成,实现了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院线经营的产业化,天津电影产业跃上新台阶。公司总经理王大方表示,下一步将借体制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在精品创作、院线发展上大显身手。

改革创新,服务人民。这正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文化品位的精髓。文化部部长蔡武说,天津发生的一切是对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统筹发展等重大问题很好的解释。

 

活力天津:激情迸发 跨越发展

“攻坚战”——这是记者采访天津宣传文化单位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

放眼天津,两年多来,新一轮思想解放如春潮涌动。曾担任电视剧《解放》总策划的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怀远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同样是一个解放思想的攻坚战。

查找差距,压力产生动力。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在10%—25%,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2.6%;与全国相比,天津的文化产业尚处于中等水平。

“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天津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了《关于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根据天津资源特点提出了“山、海、城、乡”四带多点发展格局,希望通过努力,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明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

伴随着深刻的危机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阵痛、茫然和困惑,逐渐转为寻求发展的思考和行动。在勇闯市场的过程中,许多文化企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开始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最初是哭哭闹闹找台长,现在是风风火火找市场。”天津电视台总编辑翟振江这样描述改革前后的反差。近年来,天津电视台加快推动影视剧、娱乐、少儿等频道的制播分离改革,面貌一新。

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于2004年6月1日,是全国第一家省级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从创建伊始就积极探索走制播分离的路子,成立了“天视阳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一手抓精品节目,一手抓衍生产品。天津少儿频道制作的节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打造的《魔山》等儿童剧曾“一票难求”;组建的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实现了社会化运作;在天津的一些商厦里,还出现了少儿频道玩具专营店。天津少儿频道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少儿频道一等奖。

成立近6年来,天津少儿频道每年广告收入都以16%的速度递增,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上缴利润500万元、800万元、1200万元。频道总监吴雪坦言,以前大家都是按照级别拿钱,改制把这层窗户纸给捅开了。在与市场的接轨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少儿频道的天地变宽了、舞台变大了。

与少儿频道的改革相比,历史包袱比较沉重的艺术院团改制难度更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天津采取“先搞活、后转企”等方法,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团一场一所”政策,确保每个重点院团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扶植多种业态发展,引导院团走向市场,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基础,真正使院团转企改制不可逆转。

“自己作自己的‘贵人’。”2009年3月完成整体转制的天津友好演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勇对文艺院团改革体会颇深。近年来,这家艺术团体实行全员聘任制,以事设岗,竞争上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分流淘汰,将目光紧盯市场,不断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创作出多层次、全品种、系列化的艺术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转企改制不仅激发了演职员的积极性,重要的是正在逐步形成内生机制的良性循环。”谈起改制近1年来的变化,天津市杂技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泉根对未来更有了信心。

转企改革以来,天津市杂技艺术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旅游演出的新途径,编排了《艺海奇功》《津门乐》等大型节目。1年里,仅在国内演出就达160多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否成为文化市场的主体、主角和有力竞争者,是衡量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变为文化性创意企业的天津新蕾出版社收获颇丰,50多种新书受到订货商的青睐,其中“博学小子”丛书更是一炮打响,订货码洋超过200万元,创下该社系列丛书历年订单量最高纪录。社长纪秀荣说,新蕾社实实在在尝到了向市场要效益的甜头。

作为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新蕾社改制成功只是天津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天津出版业体制改革酝酿于2004年。5年多时间里,从各家出版社和新华书店改制,到整合成立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出版业的集团化经营。不久前,集团公司又与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跨区域联合发展战略;他们还与方正番薯网、中大文景文化传播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动国内微型小说的产业化进程和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走向了规模化发展之路。

与时俱进,破旧立新,解放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天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在财政税收、投资和融资、资产和土地处置、引进人才等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61岁的京剧演员刘荣升至今活跃在舞台上。这位11岁就登台演出的老演员说:“10多年前,观众在流失,剧场在减少,复杂的人际关系闹得剧团散架。”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出台,他成立了自己的剧团,勇敢地闯向市场。这期间,有泪水,更有欢笑。如今刘荣升京剧团受到了戏迷追捧,年最高演出场次超过200场。

“海阔凭鱼跃”,这是刘荣升对当今天津文化市场的评价,也道出了“曲艺之乡”天津文艺界人士的心声。如今,各种小剧场、相声茶馆在天津红红火火。听相声、看戏、逛津门已成为文化旅游新时尚。

见证天津相声从危机到复兴,知名相声演员佟守本感慨万千:几年前,相声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演员濒临失业;现在相声艺术发扬光大,不断涌现新人、新段子,观众九成是年轻人……

“笑的艺术”兴旺发达,也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化的发展。2008年11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频道改制,成立相声节目制作公司,相声广播的收听率翻了一倍,广告收入“水涨船高”,2008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3498万元、3995万元,今年预计在4500万元左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英华告诉记者,2009年9月,相声节目公司与口碑好、节目精、演出实力强、经营较规范的相声茶馆展开合作,推出天津相声广播“津味相声风景线”,目前已有2家特色店和6家加盟店。天津相声市场在整合和提升中迎来了新机遇。

多彩天津:拥抱世界 魅力动人

当《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美国动漫大片登陆国内市场的时候,中国动漫界受到震动,也受到启发。

在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津疆看来,日益开放的环境必然促使国内外文化市场交融,这就要求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有民族气派,也要具备世界眼光。

“新中国漫画”,这是神界公司在实践中提出的理念。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创规模化流水线式创作模式,神界公司在海内外打开了市场。2005年,韩文版《西游记》漫画在韩国顺利上市,次年其日文版又成功打入日本漫画市场。此后,漫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也相继在海外上市,受到广泛欢迎。神界公司仅“四大名著”系列的国际版权出让就收益上千万元,成为中国漫画界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兼容并蓄、融合创新,这是“津派文化”的特点和优势。2009年7月1日,首个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正式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确定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为“原创性、高科技、国际性”,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划分为编剧策划、研发孵化、综合服务、智能衍生品、高端办公、人才培育和动漫主题公园7大功能区。目前,园区已吸引30多个项目入驻,下一步将组建“中国动漫集团公司”作为园区运营开发主体,打造中国的“迪士尼”。

世界眼光、开放心态,后起直追的天津文化产业建设始终把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借鉴国内外拍卖交易的经验,2009年金秋时节,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举行,此次活动突破以往演艺剧(节)目签约交易的惯例,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剧(节)目保留价,并制定出合适的起拍价,使剧(节)目价值回归到市场认同的价格。3天时间里,来自中外160家演艺机构、3000多人参展、参演,交易额超过2.1亿元,在业界产生强烈反响。

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不断促进文化事业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天津主流报纸从改造和重组广告、发行渠道入手,成效斐然。

自2001年起,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在全市建立近600个报亭,并吸引企业资金组建股份制发行配送公司,扩大发行网络,集团所办报纸发行量从30万份增加到最大期发量150万份。配送公司也不断发展,建立起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收入从4000万元增加到2亿多元。

《今晚报》不仅是天津日发行量最高的报纸,还连续5年被评为世界报业发行百强。今晚传媒集团社长贾长华用“双翼齐飞”来形容改革给办报和经营带来的积极影响。

由今晚传媒集团控股的今晚发行快递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转企改制,成为我国报业首家股份制发行公司,2009年实现经营流转额15亿元、纯利润2446万元,总资产较改制前翻了三番,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新闻传媒实力的增强为高速发展的天津扩大国际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天津电视台相继在澳大利亚、北美的一些城市落地。《天津日报》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中文报,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今晚报》与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合作机制,海外版已达14个,行销欧洲、南美、澳洲、加拿大、日本和西非,成为我国向海外发展最快的报纸之一,期发总量达40万份。崭新的天津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

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在对外交流中,“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拉近了世界与天津的距离。

作为文化使者,天津文艺院团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但随着院团转制的深化,对外文化演出的内在机制也正在发生变化,从单一的政府性项目扩展为多元的商业性运作。

天津歌舞剧院院长高久林至今还记得,2005年大型乐舞《异彩流金》赴日本37个城市进行为期两个半月巡演时,所到之处受到热烈的欢迎。

“好听、好看”,这是观众对《异彩流金》最质朴的评价。而这台乐舞就是天津歌舞剧院采取市场订单,进行商业运作的成果。从自筹资金进行制作到推向舞台巡演,形成了“投入—回报—提高”的良性循环,成为剧院商业运作的一个成功典范。如今,《异彩流金》已演出200多场,收入超过600万元。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是舞台。”这句话体现了天津市杂技艺术有限公司演职员们的自信。“津派杂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转企改制后,杂技公司大力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赴加拿大、阿联酋、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演出,外演场次达461场,较上一年增长了两倍多。

多彩的天津文化就是在这些或是宏大叙事、或是亲切动人的场景和元素中展现出来。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里,一座洋溢着时尚活力的北方文化中心城市正在渤海之滨崛起。(完)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2010年2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