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广州“图书馆之城”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05-09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图书馆事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在立法、设施、网络、效能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广州图书馆作为广东知名的文化地标,自2013年开始连续5年基础服务量居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一,每日人均入馆数约2.6万人,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广州少儿图书馆2017年基础服务量居全国少儿馆第一。2017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已接近纽约等世界文化城市同类服务指标。

立法先行,图书馆治理能力取得突破性提升

立法规范,颁布《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为规范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2015年5月1日,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实施。《条例》的立法目标是促进和规范广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界定各级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责,重点解决保障不充足、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基层图书馆滞后等深层次问题。首次在地方图书馆立法中规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纸质信息资源总藏量和年新增纸质信息资源、工作人员配备等人均指标;提出建立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的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化发展模式,明确规定各层级图书馆的职责和专业化分工,创新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统筹谋划,编制了“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的要求,2015年12月,广州市政府颁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标香港和新加坡,对广州市公共图书事业作出整体设计,计划到2020年,实现每8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3册公共图书馆藏书;以发展街镇图书馆为重点,明确街镇图书馆的建筑面积、文献藏量、年新增藏量、人员配备等量化指标,为街镇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促进均等,配套完善图书馆事业发展制度体系。201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广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设施网络、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要求,提供保障。2017年,广州市相继制定印发《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以及《广州市文献信息资源剔除管理办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实施意见》承接了《条例》和《规划》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明确总分馆制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机制,明确了注册读者率、人均外借纸质信息资源量、人均访问图书馆次数、参加图书馆活动人次、数字信息资源利用量等五项服务效益量化指标,为提升服务效能,量化政府财政投入与产出规范标准和依据。组织公开征集并公布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标志。至此,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为推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保障有力,图书馆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力发挥政府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主导作用。针对区、街(镇)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情况,2015年、2016年广州市财政为各区图书馆分别安排建设资金和购书资金为4600万元和5600万元,安排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60余个街镇、社区图书分馆的专业化改造。2017年,全市财政投入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达4.62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220.51%。

市级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标杆,办馆条件全国领先。广州图书馆新馆选址“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建筑面积为10.04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3.14亿元。广州少儿图书馆改造后建筑面积为1.9万平方米。两馆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实现了读者注册、图书借还等基本服务9成以上自助化。此外,广州市政府已立项建设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国际性科技、经济文献中心——广州科技图书馆,总投资约9.14亿,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计划2020年建成开放。

均衡发展,区级图书馆建设步入快车道。截至2017年12月底,广州市各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1个17处,总建筑面积为15.82万平方米。2015年12月黄埔区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2016年6月从化图书馆二期对外开放,2017年2月海珠区少儿馆对外开放。据统计,各区已立项和在建项目共7个,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广州市将新建成7个区级公共图书馆馆舍;新增投资约14亿元;市和区级图书馆建筑面积将超过45万平方米。

创新管理,图书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印发《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推进的原则,通过以各区保障为主、市财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分三种类型开展总分馆制试点工作,共同推动广州市各区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下发《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指导小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专家指导小组,为各区设施建设和总分馆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指导。2016年,广州市文广新局先后成功推荐黄埔区为省第一批图书馆总分馆试点,海珠区、番禺区为省第二批图书馆总分馆试点。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实现通借通还且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共有156所。其中,全市建成图书馆总馆11个,全市123个街镇建成图书馆分馆137个,覆盖率达72.35%。

图书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进馆人次为2088.62万,外借册次2637.52万册,注册读者量为271.52万,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29.70%、20.22%、20.58%,位居国内前列。其中,市级两馆的服务效能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位居首位。广州图书馆自2013年开始连续5年基础服务量居全国公共馆第一,2018年外借文献量达1142.75万册次,接待读者866.53万人次,每日人均进馆数约2.5万人次,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广州少儿图书馆年文献外借量612万册,在全国公共少儿图书馆中位居首位。均创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的新纪录。2017年,广州市、区级图书馆举办读者活动场次共计为8250场,同比增长55.16%;参加读者活动人次共计为504.66万人次,同比增长40.95%;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人次为3481人次,同比增长36.53%。预计到2020年,全市全年纸质文献外借文献量将超过3000万册,超过30%的常住人口为注册读者。

共享融合,社会资源成为图书馆建设重要力量

广州市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新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采取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等方式,积极与学校、企业、园区、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合办分馆,以财政小额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大额投入。

规范标准,统筹管理。发布《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将与社会合办图书馆全部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行统一规则、统一服务、通借通还。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与社会力量合建图书馆分馆有19所,成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共接待读者超过60万人次,文献外借册次38.55万册次。

因地制宜,共享共赢。广州少儿图书馆发挥少儿图书资源优势,文教融合,与教育部门合办校园智慧图书馆26家,服务读者达26.7万人次,图书外借册数超过16万册次。黄埔区企业园区众多,该区因地制宜,文企融合,重点与企业、园区合作共建企业分馆,目前建成华新园分馆、缘创咖啡分馆等5个企业分馆。其中华新园分馆运用“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市场参与”新模式,整合资源,助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惠及园区上万创业人才,服务覆盖周边数万居民,开馆以来,来访读者75928人次,借阅图书量15472册次。2016年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市儿童公园合建分馆,该分馆2016年国庆节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读者超过37万人次,外借文献量22万册次,在全市所有分馆中排名第一。据统计,近年来,黄埔区以财政出资268.96万元,撬动了1193.6万元的社会资金投入,有效提升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下一阶段,广州市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指引,完善制度设计,全面建设“图书馆之城”,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新闻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2018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