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海图书馆推出“冷书榜” 打捞书海遗珠,发现暂时被遗忘的好书
发布时间:2018-08-08

据统计,上海图书馆共有各类藏书近5600万册,其中,335万册可供外借。在分析以往的外借数据时,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图书一年甚至几年没有被人借阅过,而它们中的部分质量并不是差,相反,是相当优秀的图书,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推出 ‘冷书榜’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不要错过这些好书。”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表示,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推广阅读是职责所在,而通常情况下采用的热门图书推荐法,显然不适合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可供借阅的每一本图书的副本是有限的。 “何不采用逆向思维,推出‘冷书榜’,一来可以盘活馆藏图书资源,二来引导读者发现好书。”周德明透露,2016年,上海图书馆尝试着推荐了100种冷门中文图书,效果十分明显,展览推出第二天便有64种被借走,一个星期后增加至98种。

据悉,今年推荐的图书均源于上海图书馆的外借数据分析,至少一年内没有被读者外借过,包括中文书65种、外文书35种、电子书20种。而它们之所以能入选,基于著者、外界评价、获奖情况等多种要素考量,并兼顾社科、科技占比。其中,中文图书以通俗、可读性强为挑选原则,豆瓣评分平均达8.3分。比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的《徒》、百花文艺出版社的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商务印书馆的《洁净与危险》等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外文图书则突出专业性,亚马逊评分平均达4.4星。比如,《在我们属于你之前》是雨果奖获奖作品;《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被 《纽约时报》评为2017年100本值得关注的图书之一;《发光体》曾获2013年布克奖。据悉,在展览期间,每本纸质书旁边的说明牌上都会详细标注出作者、出版社、索书号等信息,方便读者借阅。而20种电子书,则通过扫描展板上的二维码便可直接阅读全文。

为吸引更多读者关注,上海图书馆增设了互动的环节,挑选了即将展出的图书中的五种,邀请读者根据描述猜出书名。截至昨天18时,已吸引上万读者参与其中。此外,展览期间,该馆还将推出各类分享活动,比如,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字记》曾经以最高票数获得了2015年度 “中国最美的书”称号,但这本书“意外”入选了此次 “冷书榜”。8月19日,上海图书馆将举办 “我们身边的字体——《上海字记》分享会”,邀请作者分享其近十年来在上海进行的汉字字体收集、整理及研习经历,打捞书海遗珠。

新闻来源:《文汇报》  2018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