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重庆市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触角——2471个文图分馆让市民就近享受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16

“在这里,既能看书,又能学知识,还离家近,太方便了。”2019年11月11日,57岁的王金花在大渡口九宫庙街道文化分馆上了形体时装礼仪课后,兴奋地发了条朋友圈。“而几年前,我家附近没有合适的场地,想跳舞要去文化宫,单程就将近一个小时。”

让王金花的退休生活发生改变的,正是重庆市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区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以下简称文图总分馆制改革)。据了解,自2017年出台《关于推进区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化文图总分馆制改革以来,目前重庆市已建成1433个图书馆分馆,其中民办公助、民营馆105个;建成1038个文化馆分馆,其中民营馆38个。

机制先行

试点经验为改革提供参考

“深化文图总分馆制改革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扩大公共服务触角,让市民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去享受文化。”市文旅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早在《实施意见》出台之前,渝中区和大渡口区就利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契机,率先探索文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了宝贵的试点经验,并探索出“直管”和“协管”两种模式,为重庆市深化文图总分馆制改革提供了机制参考。

“以推行‘协管’的大渡口区为例,该区通过总馆和分馆签订双向委托协议,实现总分馆上下联动运营,建立起一个区总馆+8个镇街分馆+多个基层服务点的架构模式。”大渡口区文旅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架构基础上,大渡口区还通过创新运行格局和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经费和人员管理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人才、资源的三级有效流通。

试点“直管”模式的渝中区则实行由区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文化馆图书馆的机构、人员、经费、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的垂直管理,建立“1+N分中心”街区文化中心模式,建设“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有效避免了基层文化阵地“小、散、乱”的现象。

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出台《实施意见》的同时,重庆市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12个政策文件,形成了完整的改革政策体系。

共同建设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触角

今年1月,重庆图书馆两江国际影视城分馆正式开馆。这个由重庆图书馆联合重庆御临旅游纪念品博物馆打造的文旅项目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重庆图书馆两江国际影视城分馆的落成,体现了重庆在推动文图总分馆制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重庆市各区县在深入推进文图总分馆改革的过程中,基本都坚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该负责人表示,例如南岸区就以“图书馆+”的模式,在社会各行业植入图书馆元素,建成标准化图书馆分馆100家;渝北区采取合建、协作方式利用社会力量办分馆,建成桉树林、龙脊广场、空港新城广场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分馆和曾祥明等100个家庭图书馆。

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激活分馆

早上要去图书馆学书法,晚上要到家附近的文化馆跳舞,周末或者节假日还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文艺汇演……家住江津的市民赵芬,退休后的生活可谓相当充实。

“要深化文图总分馆制改革,除了要建好一系列场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让市民乐在其中。”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行文图总分馆制改革的过程中,重庆市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内容、创新产品形式,打造特色产品,进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江津区文化馆就按照‘1103’模式(1个总馆+10个特色分馆+3个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了广场舞、戏剧、民俗等10个特色分馆;巴南区通过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阳光计划,成立了4个由馆业务干部、文艺骨干、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阳光使者’小组,分片区进行业务指导。”该负责人表示,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不仅增强了文图馆对市民的吸引力,也更好地传承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对文化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在进行文图总分馆制建设时,不仅督促各区县按照评估标准配齐图书馆、文化馆人员,按照3-5人标准配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干,还通过每年举办全市图书馆、文化馆从业人员技能大赛,提升两馆职工综合素质。

“未来,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准、发挥的作用更大。”该负责人说。

新闻来源:e线图情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