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规模大小不重要为民众服务最重要
发布时间:2009-02-18

  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当如何进行科学决策?怎样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和投资金额?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文化部计财司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说,去年相继出台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是这方面建设的全国性统一标准。该《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使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规模控制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可操作性强。他说,该《标准》对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在于,它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决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大小,不再完全取决于行政级别,而主要服从于服务人口。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功能优先、经济适用”原则的体现。
  这位负责人说,该《标准》是文化部在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编制并颁布实施的,在制定的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调研、国内外比较、海量数据分析概括。应该说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既然已经制定有这样一个标准,各级政府就应当严格按标准执行。
    这位负责人表示,各地在建设图书馆时适当考虑超前建设是必要的,但也应当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是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建设既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使民众的公共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遵守与执行这些《标准》对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意义重大。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只重建设的倾向,该负责人表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面积大一点小一点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它的功能,要下大力气让它为老百姓服务,各级政府应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才是最重要的。“大有大的服务,小有小的服务,并不一定只有大的场地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他说。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相关规定解读
  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颁布之时,我报曾刊发文化部相关领导对有关规定的解读,为了便于读者的了解,现摘录如下: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
   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建设800至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的,建设4500至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150万至1000万的,建设20000至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控制指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
  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至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坐席0.3至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至23平方米。同时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每平方米藏书量、单个阅览坐席占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基本测算指标。
  与从前相比,这些标准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以往的4级公共图书馆是按行政级别制定的,但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可能是同一个级别,人口数量却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多少,也就决定了文化设施用地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