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图书流通的革命 旧书网络能否成为民间图书馆
发布时间:2009-06-10

  7年前创业的孔夫子网以旧书经营为业,迅速跃升为全国最大的旧书交易网,图书和资料的存储量已经超过全国任何一个书店。围绕古旧书交易网络化这一现象,旧书网络能否成为民间图书馆,民间收藏能否进入学术研究等话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探讨。

  版本目录学家韦力坦承从不上网,在他看来,网络只是一个基础交易平台,不适合高端交流。但韦力承认网络的发展将加速图书业流通的格局变化,网络交易是未来图书的主要交易形式,“虽然要真正取代现货市场、取代拍卖公司,还待时日”。

  对于收藏家来说,除了纯粹的买卖,你的东西如何为社会利用,这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借助于网络,这个事情很容易实现,有一个平台能让我们的古旧书、古籍以及档案等资料在网上显现出来,那样化个人的占有为整个社会的财富,这样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会更大一点。这是韦力的体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对此亦有同感,同时提出两个必须解决的前提——第一是确保真实性,“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以及大家对旧书籍、文稿的关注,网络交易如何去伪存真很关键,否则网络会被搞砸了”。第二是追求完整性,收藏者出于商业操作需要更愿意把完整的东西拆散了销售,“一个完整的东西被拆散,把玩是可以的,作为研究就没有价值了”。

  近些年来,陈平原、李辉、止庵等一批中年学者几乎都经历了“从潘家园到孔夫子网的战略转移”。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主要去旧书店,比如中国书店,后来去潘家园,到了2000年后,我会依靠网络,因为节约时间。”李辉的“淘书迁移记”折射了学术图书资料流通渠道和平台的变迁。网络和旧书的流通,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只限于版本和旧书,优势在于,学者们更看重作为民间资料的集散地,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无限大,这是过去的出版业和旧书业难以比拟的。

  “我比较关注的是怎么样让网络资料集散的来源和规律更加准确和丰富,让学者和研究者,包括在校的研究生能够利用。我们不能把孔夫子网单纯看成是旧书的转移,从潘家园的地摊转到店里,而是更多地怎么把它转成令人羡慕的高科技手段,让传统的资料收集方式和研究方式进行结合,把网络办成一个民间的档案馆,在办理过程中怎么让它和大的图书馆、小的图书馆进行整合,以及看到封面和作者的手稿,这是在现在的图书馆都很难做到的。”李辉说。

  据孔夫子网创办人和宏明介绍,网上大买家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买书卖书的人,另一种就是做学术研究,一年买10万块钱书者不乏其人。在此背景下,网络如何加大与学术界的合作,是孔夫子网正在调整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宋平生说,网络优势不光是数量多,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他呼吁建立网络打假和网络投诉制度,“网上交易不满意者,应无条件退货”,以此推动网络公信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