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盛大文学:在电子书里掘金?
发布时间:2010-03-11

       你能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吗——把你过去躺在床上或在台灯下看书的方式改变成,在嘈杂、大家都在玩游戏的情况下读书?显然,盛大文学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它们正在积极推出“一人一书”战略,以期变成另一个 APP STORE    

       不过,这一战略能否从云中落到地上,不仅取决于有内容的人——不仅是指盛大文学的作者,更是指那些拥有版权资源的出版社们——是否愿意将版权放进这个图书馆,也取决于那些电子阅读器的卖家们是否选择从这里购买内容密集收购网络文学网站,一再强调知识产权,不惜接连对百度和谷歌开炮,盛大文学到底想干什么? 

       今年3月10日14点,谜底揭晓。盛大发布了“一人一书”(One Person One Book)的数字图书馆战略,也即一个连接数字版权所有者、电子书硬件厂商、用户,开放云服务的大平台。

  用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的话说,就是“有了一本电子书,可以少背一个书包,少砍伐一棵树木,同时拥有了一座世界级的数字图书馆”。

  据侯小强介绍,目前,这个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储备,是盛大文学五百亿字数的网络原创文学,占据了中国90%网络文学的份额,还在以每天超过2000万字数的速度在更新。此外,还签约了一批作家,60多家出版社,1000多家杂志、版权公司。

  这个云服务主要包括:第一,数字图书馆向每个出版社、每个作者开放,你可以自主创作,将作品纳入图书馆;第二,把盛大的一亿活跃用户、支付系统、防盗版系统、版权保护系统开放给作者、厂商;第三,会为电子书硬件厂商,提供一个盛大创新院用了1年多时间研发出来的软件系统,保证可以和目前其它的电子书厂商有所区别、有所进步的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在线评论、把自己买的书借给别人看等等。

  从“锦书”到“一人一书”

  在“一人一书”战略发布前几天,有媒体猜测盛大文学要发布的是一款名叫“锦书”的电子书。但“一人一书”并不是要做电子书,而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一本电子书。

  有接近此事的内幕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从“锦书”到“一人一书”的切换,不过是在一个多月前的事情,最后名称的敲定,则是在发布会前4个小时。这一战略调整,无疑将盛大文学在未来数字阅读时代的定位,拔高了一大层级。

  同行们可能都还没有忘记,在2009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上,除了作为唯一一家亚洲企业亮相“世界版权经理人大会”之外,盛大文学还发布了一款电子书IKan(爱看),侯小强当时表示,IKan将会在2010年推出,盛大创新院正在加紧研发。

  侯小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电子书战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故事,在2008年3月,自己跟陈天桥见面的时候就开始讨论了,中间反反复复、起起伏伏,最后做这个决定的是陈天桥,开放和平台一直是他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战略。侯小强强调,做“一人一书”这么一个系统的意义远远大于做一个硬件。

  此话不假,同时也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这意味着,盛大文学不仅要盘活自己网络文学这一亩三分地,更是瞄准了数字阅读的整个产业链条,如果成功,盛大文学就是数字阅读时代的一个巨无霸——基本上,这个“一人一书”战略所提供的云服务,维系了数字阅读产业链条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新闻出版总署的一组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其中图书销售增长20%,而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超750亿元,同比增长42%,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增长水平。

  从世界范围内看,2008年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Kindle“点燃”了美国电子书市场,2009年苹果的iPhone带来手机电子书热潮,2010年苹果的iPad,更是给了大家在平板电脑数字阅读上的无限想象。在刚刚结束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展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成为了三大热门展品,它们无一不与数字阅读有关。如果只做电子书,无疑只取了其中一块,而“一人一书”,可以兼顾所有平台。

  未来盛大是否仍会有硬件设备的计划?

  侯小强对此不置可否,称目前不考虑硬件问题,认为这一块要留给未来,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我只能说,硬件做还是不做,我们是有过争论的,我觉得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争议,但是,通过这一年多我们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优势在哪里。”你会改变阅读习惯吗?

  就在“一人一书”战略公布前几天,盛大文学已经悄悄收购了网络文学网站潇湘书院,用侯小强的话说,是“攻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最后一个堡垒”。从此,起点中文、红袖添香、晋江原创、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尽入盛大囊中。

  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对外事务负责人何俊妮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鉴于读者对于数字资源的一站式获取的强烈需求,2010年数字资源将呈现大集合的发展趋势。以电子书(此处指线下出版物的电子版)为例,方正阿帕比、书生、超星、中文在线四家企业几乎垄断着市场。而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等原创网站积累内容,资源正以不断递加的速度向少数企业集中。

  侯小强不无自信地表示,很少有电子书硬件厂商能够顺利把版权谈下来,因为中国的版权太分散,而且,“绝大部分有价值的版权都在我们这里”。侯小强透露,与传统出版社的合作,盛大也在逐个谈判之中。

  目前盛大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还是网络原创小说为主,侯小强表示,希望以后能和更多出版商合作,以后的盛大数字图书馆不再是盛大自己的,它将变成一个庞大的卖场,就如同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一样,不再自产自销。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亚男认为,盛大从核心的内容资源入手,逐渐整合终端,并通过平台化模式打造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其目的在于对数字版权的掌控。

  三联书店网络部负责人唐思东对此持保留意见。到目前为止,三联书店都对数字出版持观望态度。他坦言,电子书谁在看?看的这些人是什么样的状况,他们要看什么样的书,我们投入电子书需要多大的成本,这些成本多长时间能收回来?市场情况、未来发展会是什么样,一直没有看清楚。

  唐思东举了起点中文网的一个例子,起点办一个创作大赛,一下子有九万个作品应征。现在全国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能有多少?最多一万种。九万个作品有多少人去阅读?两者之间没法去比较。关键是要看这件事是否适合你来做,要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

  “你能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吗——把你过去躺在床上或在台灯下看书的方式改变成,在嘈杂、大家都在玩游戏的情况下读书?”

  电子书热浪袭人

  电子书的热潮是从一年多前开始的。

  据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刘方介绍,2008年之前,大家很关注超星图书馆、书生、方正这样的公司,当时一部分传统出版社以为这些技术平台就是他们的未来,把部分内容卖给他们。他们把内容转换打包给数字图书馆或机构,再通过各种渠道超授权地再卖。他们从中获得高额的利润,出版社只从他们那拿到极其微薄的收益。

  2008年-2009年间,数字出版的热点转向付费网站,盛大文学最早提出千字三分钱的收费阅读概念,紧接着是腾讯、搜狐、新浪。

  从2009年开始,热点转换成手机阅读。2009年3月,中国移动正式在浙江设立阅读基地,宣布5年内投资5亿元推进手机阅读基地建设,定制TD阅读器,并在内容、终端和渠道上全面拓展;而中国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广东选定一家合作伙伴开始推广手机阅读业务。

  在刘方看来,未来10年将会爆发式成长的首先是手机阅读,然后是手持阅读器,也就是电子书。

  其实电信运营商也在定制电子书阅读器,从厂商们的积极介入程度来看,眼下电子书发展的火热程度,似乎已经盖过了手机。

  2008年底,汉王推出了国内第一款电子书,国内电子书市场正式启动。2009年,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企业约30家。预计,2010年将有400家企业进入,这其中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华为、方正、长虹、华硕在内的近100个品牌商。

  但蜂拥而至的电子书厂商们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数字:目前最成功的电子书Kindle截至2009年12月底在全球的出货量不过300万台,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占据国内电子书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汉王,迄今为止的销量只有几十万台。

  电子书厂商易狄欧的CEO丁辉文并不以为然,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中国电子书市场目前还处在开创性阶段,现在的几百万、几千万量级的销售都可以忽略不计,未来是上亿级别的!

  易狄欧公司成立刚刚满一年,支撑丁辉文如此乐观表态的是什么?

  今年3月6日,北京,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会上,拿着一本电子书,现场客串了一回“推销员”。她为使用电子书算了一笔账:9年义务教育取消书本费,政府9年给一个学生的书本费补贴约为1600元,而现在电子书的价格在1600元以下。如果政府用这一补贴推广电子书进校园,有望解决学生书包过重难题,减少课本纸张消耗,推动电子教材业发展,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的普及共享。

  王燕文透露,“最新的教育电子书将在扬州面世”,如无意外,它应该就出自易狄欧的扬州生产基地。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张亚男看来:中国电子阅读器的火爆,是厂商拉动的市场,而不是用户需求拉升的市场。

  如果没有行政手段的支持,如何让用户需求拉动市场?内容可能是很重要的一块。

  据丁辉文介绍,目前国内电子书厂家能够拿出电子书整体解决方案的不到5家。这么多新进入市场的公司,如果有现成的版权和软件系统供给,愿意采纳盛大文学的应该不在少数。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对手。北京书生公司透露,书生读吧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书内容提供者,已经与国内主要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合作,并还将合作和服务于各种手持设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