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用好用足图书馆的“数字捷径”
发布时间:2010-12-04

       每次去图书馆,面对那汗牛充栋的藏书,应当如何“大海捞针”?做学问需要的那些生僻学术书籍应该怎么借阅?如果我需要的图书在深圳没有怎么办?每一次借书都得跑一趟图书馆,怎么样更省脚力?

       在藏书近300万册的深圳图书馆,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会面临读者们提出的上述问题和困惑。如今,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建设已初见规模,图书资料的储备已经不成问题。然而,面对这浩如烟海的书山,怎样更便捷、更省时省力地找到一本想要的书,却正在成为日渐凸显的问题。

       曾经,在一盒盒目录卡片中检索翻阅,是传统图书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典型场景。如今,深圳的图书馆管理已经全面数字化,目录卡片全面退出舞台。在这种背景下,普通读者如何用好用足图书馆?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图书馆学专家,请他们为读者指点迷津,寻找那些通往书山的“数字捷径”。

捷径1馆外访问:足不出户知识“信手拈来”

       借书查资料一定要到图书馆去吗?答案是否定而令人倍感轻松的。深圳图书馆资源中心副主任吴绍华对记者介绍说,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读者完全可以安坐家中,便实现检索深圳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以及网上预约、预借、续借、资源推介、网上咨询、短信定制、预借送书等个性化服务。足不出户,知识信息便可“信手拈来”,真正实现了将图书馆引入千家万户的梦想。

       深圳图书馆存放的不仅仅是那近300万册纸质书,还包括240万册╱件电子文献,也是通过一般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无法全部获得的珍贵资源。“电子数据资源是一个隐形的宝库,读者应多来这里‘挖宝’”,吴绍华说。

       实现对深圳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馆外访问不仅免费,而且程序并不复杂。只要持有一张该馆的读者证,访问深圳图书馆网站,输入读者证号和密码,进入“电子资源”的“馆外访问”,便可以申请开通数据库检索,从而在万维数据库等网站上检索学术资料。

       馆外访问对于攻读学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尤其有用,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往往难以通过普通的互联网搜索而获得。而在深圳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中,却拥有海量的文献资源。

       “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但是很不权威,许多数据和信息根本没法用!而去图书馆查资料,太费时间”,这曾是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读博士方瑜头疼的问题。后来,为了撰写关于电磁脉冲的论文,她尝试在学校通过深圳图书馆的馆外访问输入“电磁脉冲”关键词,便搜索到相关文献600多篇。在这个“在线知识宝库”的帮助下,她的论文单是文献索引就有七八页,备受导师称赞。

捷径2原文传递:图书资料隔空“传真”

       由于版权原因,以前深圳图书馆的部分电子资源要求读者必须到图书馆现场查阅,不能在馆外使用,这无疑增加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成本。2008年起,该馆推出的“原文传递”平台解决了这一问题。读者在线向深圳图书馆发出申请,在图书馆专门配备的咨询馆员的帮助下,实现所需资料原汁原味的传递。

       所谓“原文传递”,就是由深圳图书馆将读者所求的学术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隔空“传真”,免去了读者到馆查询、复印和舟车劳顿的烦恼,突破了电子资源服务的时空限制。对读者来说,如果通过馆外访问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可以通过深圳图书馆网站上的原文传递平台,提交自己所需的论文资料,后台工作人员将不间断地为读者查找资料,并发送给读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纳入“原文传递”范围的资料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中国学术会议全文库”、“方正电子图书”、“维普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等40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如果是个人申请查询的话,需要付出不菲的费用。而通过深圳图书馆的“原文传递”,这些费用由政府“埋单”了,读者可以免费使用。

       为了给那些专门为做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服务,深圳图书馆配备了专业馆员,每天12小时在线应答读者咨询。“我们要让馆员走到读者身边去,无论读者是在图书馆还是在网上”,深图副馆长甘琳告诉记者。

捷径3深圳文献港:尽情徜徉的文献港湾

       每一个图书馆的图书储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难以做到“应有尽有”。但在作为“图书馆之城”的深圳,统一服务平台的开通使全市每一座图书馆的每一本书有望平等地向每位有需要的市民开放。遍布全市的图书馆网络将读者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了无数倍,让读者可以尽情徜徉。

       最能代表“图书馆之城”优势的便是“深圳文献港”。这个知识的“港湾”通过统一接口的网络,将深圳图书馆、深圳科技图书馆和深圳大学图书馆的全部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在地理空间上,这三大图书馆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通过网络的连接,这些图书馆的藏书已经“合并”成了一个庞大的书库。其中,包括120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70万种部分阅读的电子图书、280多万种图书目录和149种中外文数据库、1.5亿条论文题录信息。

       在“深圳文献港”的统领下,上述三大图书馆不仅建立了统一的服务平台,而且联合起深圳全市的各类型图书馆,建成了深圳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数字文献中心和网络资源平台,大大弥补了深圳文献资源有限的不足。

       深圳读者只要通过电脑,轻敲键盘,就可以查询图书目录,了解我国中文图书的出版情况和深圳各大图书馆的收藏情况。而拥有其中一家参与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就可以免费享受“深圳文献港”提供的更多服务。比如,文献港不仅告诉读者有什么图书,在哪个馆收藏,还可以试读正文的前17页,让读者详细了解图书的内容,从而营造出数字化、人性化的图书馆应用环境。

捷径4馆际互借:坐拥天下图书资源

       如果读者需要的书在整个深圳也没有怎么办?以前,记者就听说深圳的部分专业研究者为了寻找和查阅一些“少数派”资料而跑北京、飞上海、过香港的经历。而如今,这些麻烦也不必再有,深圳图书馆的“馆际互借”能够帮你忙。

       据深图副馆长甘琳介绍,目前,深圳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达成了“馆际互借”的协议。这意味着,深圳读者在深圳便可查到上述两馆的馆藏资料。读者可以登上深圳图书馆网站,点击“文献提供”一栏,填写文献需求单,并缴纳一定押金。深圳图书馆会帮读者到国内他城的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等资料到馆后,图书馆会以约定的联系方式通知读者到馆领取文献。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等待期限,并缴纳一定的费用。

       记者了解到,深圳图书馆通过联合采编协作网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93家图书馆合作编目,为读者构建了文献提供、馆际互借体系。而在粤港澳文献目录资源统一检索平台上,读者能够检索到粤港澳三地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查看各馆实时馆藏状态。未来也不排除三地图书馆可以实现馆际互借、网上参考服务等更高层次的馆际合作。

       此外,对于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读者也可以在深图网站的“读者园地”中进行“读者荐购”,推荐自己想看的书。图书馆会据此考量,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推荐。这样,深圳的读者们不出深圳,便可以坐拥天下图书资源,不能不说是一种惬意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