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到三个新地标品读津味儿文化
发布时间:2010-08-11

      备受瞩目的天津文化中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建成后将整合周边现有的中华剧院、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资源,加强单体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相协调,展现天津特有的文化气息,成为津城文化新地标。天津数百年来历经了不同的规划,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走上一条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宜居城市的道路。随着城市建设,一些文化场馆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未来,津城将有哪些新兴的文化地标?昨日,记者走进了部分文化地标的筹建现场。

文化新地标之1

文化中心

6大场馆 享一条龙文化盛宴

正在建设中的天津文化中心包含了天津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等六大文化场馆,将为本市新添一个大型的文化聚集地。

按照目前的方案,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基本陈列、引进展览、学术交流、文物库房及办公等,年接待能力150万人次。馆内将建设1个序厅和16个独立展厅,同时,1.4万平方米的文物库房能充分满足馆藏需要。

新建的天津图书馆首层设置了南北贯穿的通廊式共享空间,两个开放的大型入口与北侧湖畔广场、南侧城市空间相互连通,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图书馆。沿通廊还设置了总接待台、信息查阅中心以及报告厅、餐厅、咖啡厅、书店、少儿与残疾人阅览室。二、三两层布置了中文书籍、杂志、报纸等开架阅览室。此外,三层西侧设有各种讲座活动室,四层设有电子资料阅览、视听资料查询等空间,五层设有工具书阅览室、专题阅览室等。与博物馆一样,图书馆也将于今年11月20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天津美术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展览近现代美术作品,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培训、研究和美术作品收藏。建筑通过精心布置参观流线,实现从自然到文化,从文化到自然的空间转换。在建筑内部,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通向所有楼层的艺术大厅,公众能充分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美术馆将于今年11月20日主体结构封顶。

阳光乐园位于乐园道北侧,平面布局采用“三叶草”形式,外立面设计活泼、清新、富有活力,是集青少年教育、服务、游乐及成长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楼。阳光乐园的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地上部分四层、局部五层。另外,设计还将结合规划地铁站点,将使用功能延伸到地下一层,形成形态丰富的内部商业街,满足多种活动需求。阳光乐园工程预计将于今年11月10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工程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七层,内设三座主要剧场,分别为可容纳1600人的综艺剧场、可容纳1200人的音乐厅及可容纳500人的小剧场。”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别具特色的是,大剧院临水而建,并设有亲水平台,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按照部署,文化中心大剧院工程将于2011年1月31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文化新地标之2

李叔同故居

保留古韵 沿用原址百年青砖

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的李叔同故居是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老四合院,如今,它与古文化街隔河相望。重建之后,将成为本市文化交流和展览的“新书房”。

相关人士介绍,李叔同故居及花园都是按照“前门朝东,后门朝海河,故居坐北朝南”的原则而设计的。在朱红色的前门,首先呈现在眼前的就是“意园”,园内假山层峦叠嶂,加上周边亭台、竹林、水塘等景物陪衬,让这座“意园”更显意味深长。“‘意园’是李叔同故居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因此在修复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园内假山采用了从江南精选的50余块形态各异的太湖石,从而衬托出大师平淡、恬静的气质。”相关人士介绍说。

故居内房屋采用了青瓦灰墙设计,朱红的镂空窗户营造出浓浓的古韵,为使故居更加原汁原味,复建中,从原址上拆下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青砖也被添加到建筑中。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院内有游廊、“意园”以及书房等场景。

以李叔同故居为中心,位于海河东岸的河北区新文化中心的崛起为“文化复兴”再添新景。除了恢复重建的李叔同故居外,这里还将兴建其他以文化性经营为主的建筑项目,与曹禺、梁启超等文化名人有关的展品也将进驻河北区新文化中心,这种规划设计有利于故居的保护和文化交流。

文化新地标之3

“如意”

月底完工 名人展品进驻其中

作为海河沿岸重点工程之一的河北区新文化中心项目——“如意”上月主体建设封顶,由于该建筑形似中国古代的吉祥物如意,故取名“如意”,寓意在传承传统文化。目前“如意”正在进行外檐装修工作,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届时将完整地呈现在市民面前。作为海河文化商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意”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建筑,这里将以文化性经营为主,成为延续天津历史脉络的重要区域,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开放,届时它将为津城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休闲场所。

坐落于海河东路沿线的“如意”呈带状结构,曲线流畅,建筑由高入低,远远望去,宛如如意横卧海河畔。该项目东至翔纬路、南至建国道、西至海河东路、北至滨海道,总建筑面积为10.72万平方米。建筑分为A、B、C、D四个区域,其中A区为高级酒店和酒店式公寓,B、C区为商业及办公设施,D区为综合楼。此外,河北区新文化中心的地下一层还将建设地下停车场、设备间等辅助设施。这里具有优美的滨水景色和独特的区域文化气氛,待8月底全面完工,蜿蜒的“如意”将会展露身姿,一显其特有形态和文化魅力。建成开放后,河北区新文化中心将与已完成重建的李叔同故居连为一体,另外,曹禺、梁启超等文化名人有关的展品也将进驻其中,这里将成为一处集文化、休闲、商务、旅游、居住于一体的津城特色景区。

文化历史学家罗澍伟:

文化的发展是

城市内涵标尺

天津文化历史学家罗澍伟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文化发展也应该跟上脚步,不能滞后,它将是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标尺。

文化中心的崛起无疑成为文化聚集的焦点,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六座文化场馆“牵手”,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文化、经济效应,充分展示了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此外,文化中心旁还设有购物广场,也将文化中心的概念丰富化,在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了休闲娱乐元素。“天津文化中心的崛起,将会成为天津文化的新地标,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天津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的权威场所,为市民打开一扇‘文化之门’。”罗澍伟表示。

提及津门文化建筑,罗澍伟认为李叔同故居和估衣街也具有展现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李叔同生于天津,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也颇有造诣。”据罗澍伟介绍,李叔同故居的修复,主要是为展示天津的一位世界文化名人,对推广天津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著名作家林希:

文化来自民间

文化离不开人

著名作家林希生活在天津,谈到天津的文化,他认为很难将天津的文化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概括,最早的天津人来自五湖四海,这使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此外,天津还有租界文化、三不管的平民文化、同乡文化、社会不同阶层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从儒家文化到市民文化,天津的文化可以说是兼容并蓄,呈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谈到新时代的天津文化聚集地,林希认为,在任何一个城市,文化场馆是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图书馆,都不能代表全部的天津文化。天津的文化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每一个居民区、每一个家庭,文化离不开人。与城市金融区的概念不同,当一个文化场馆密集的场地建立起来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品位的人在此聚集,将这个平台赋予文化的灵魂,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聚集,而市民文化水准的提升也是文化聚集地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闻来源:《城市快报》2010年8月11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