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陈小二:能否让每一所乡村小学都拥有一座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1-06-28

綦江瀛山学校女教师黄静以“白云憨师”的网名,在微博上求助:“学校经费有限,教学资源缺乏,山上无书店,大多孩子买不起书,2011年梦想为孩子们建立图书借阅室……”经过社会各界半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昨日孩子们收到了社会各界捐赠的4000多册爱心图书以及238个文具盒。(6月26日《重庆晚报》)

孩子们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图书,《爱的教育》、《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假如给我3天光明》、《中外名人故事》 ……如果没有乡村女教师黄静的微博求助,没有热心公益的企业、家长倾囊相助,相信这些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是无法读到这些书的。

长久以来,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很不平衡。在城里的学校已经基本都有图书馆的时代,那些身处大山深处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却连一本课外书都读不到。

2005年的时候,我为导师做助教给本科生上《大学语文》。那时我就发现,与城里孩子比起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阅读量少得可怜。很多学生整个中学时代读过的课外书居然仅仅是从老师那里借阅的《读者》和《青年文摘》。

这样的阅读量,会对乡村学生的高考形成很大的掣肘,特别是在目前各名牌大学纷纷加大自主招生的力度下,乡村学生由于阅读面过过窄,竞争中明显不占优势。这样一来,必然使许多颇具潜质的乡村精英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进入不到他们理想的人生状态。

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高考。让那些因家境贫寒或者其他原因而放弃学业的孩子们,始终保持从读书时起就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即使放弃学业,也仍然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自我延续终身阅读、终身教育,这是比升学更加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苏州大学教授、学者朱永新在《全民阅读宣言》中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

可要延续这种阅读,首先要有必要的教育投资,学校中起码要有一座小型的图书馆。这不能指望家庭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愿望。在我国乡村,许多家庭尚无法让孩子们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遑论从日常生活中拿出钱来让孩子们读课外书。这种投入,必须依靠中央或者地方财政拨款。

其次,这也需要学校老师积极配合。在财政一时尚无法满足孩子们阅读的情况下,社会中还有很多热心公益的人士。但是,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倘若学校教师不能像黄静老师这样,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相信山外的人们也无法帮助山里的孩子。

日前,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吃到“免费午餐”的活动不就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下,通过微博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了吗?不仅吸引了各地方财政关注,更是吸引了诸多热心人士、网友的关注。但愿黄静老师的微博求助也仅仅是一次在乡村建立图书馆行动的抛砖引玉,希望从这一块“砖”引来在全国所有小学都建立图书馆的“玉”。

在全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情况下,在三公消费每年达9000亿的情况下,让每一座乡村小学都拥有一座图书馆,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出生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在图书馆里畅读课外书,这应该不是多么难以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