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山东乳山图书馆采取总分馆制:让图书“跑”起来
发布时间:2011-10-23

       “我们市每年下拨给乡镇综合文化站150万元工作经费,每个文化站拿到的大约是8万元。现在很多书的定价在二三十元,所以,如果一年更换2000册图书的话,其他事儿就做不了了。”10月16日,当记者对山东省海阳市凤城街道文化站的高标准设施赞叹不已时,海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孙光辉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希望基层民众能看到更多更新的图书。

  相隔不远的国家一级图书馆——乳山市图书馆采取的总分馆制,在资金和制度上的突破,似乎可以为孙局长提供新思路。据统计,乳山市各图书机构藏书量达到232.5万册,人均4本;占人口总数70%的农村只占有30%的藏书量,人均1.8本。通过总分馆制,乳山将全市图书资源统一调配,城乡之间的图书流动量迅速增加。

  “我们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将全市的公共图书服务机构资源纳入网络体系,实现图书资源的定期流动。总馆就是乳山市图书馆,另有15个乡镇分馆和5个机关分馆、6个学校分馆、4个部队分馆、3个企业分馆,村(社区)的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是基层服务点。”10月17日,乳山市文广新局局长王涛向记者介绍,为规范图书流动,乳山采取了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图书资源网络化配置和图书定期化流动等配套措施。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民只要通过办理借阅卡,在总馆、分馆之间就可以互相借阅、返还,不必固定到某个图书馆。此外,乳山对全市图书资源进行集中采购、优化配置,大大减少了重复购买的情况,购书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乳山市白沙滩镇小陶家村的农家书屋是个不大的屋子,两面墙是图书满满的书架。在西北角的书架上,写有“流通专区”的牌子很醒目。“这个区域的书,是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和其他的农家书屋或社区图书室交换来的,大约3个月流动一次,大大丰富了村民的选择。”小陶家村支书丁良东说。

  丁良东所说的情况,是乳山市图书馆“总分馆制”中的一项要求。在制度设计中,乳山市图书馆统筹协调图书流通工作,每3个月对各分馆的图书资源进行一次定期流通,且流通量每次不少于300册;分馆则要做好村级图书室的流通工作,每次不少于100册。像小陶家村这样的基层图书服务网点,乳山市有40多个。这些网点均通过图书馆集群管理信息系统连接成一体,在乳山全市范围内实现图书资源网络化。

  “通过整合城乡图书资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图书馆活力被激发,也带动了农家书屋和企业图书室等最基层网点,最终让普通百姓越来越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据王涛介绍,乳山市的图书流动量已经由20万册增加到59万册,借阅证由2009年的2100多个增加到2.2万多个,基层图书流动册次从1.1万册提高到12万册。

  无独有偶,山东省文登市也采取了类似做法推进图书的城乡交流。文登市建立了48个图书交流中心,每季度由文登市图书馆选送一批书给图书交流中心,为全市423家农家书屋等基层服务点“供血”,20万名农民从中受益;同时,各村之间也一季度交流一次书籍。由此,大约有10万册的图书可以在全市流动。“让书长腿,人不跑、书跑。这样,‘一本图书一村看’就成了‘一本图书全市看’。花费不多,效果很好。”文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王汝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