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 天图简讯
  • 业界动态
  • 公告栏
  • 媒体报道
  • 活动预告
  • 在线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业界动态

一座公共图书馆的“第三文化空间”实验
发布时间:2011-11-24

上周末,“咏秋社”在杭州图书馆演了一出全本的《玉堂春》,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名剧。来看戏的,有戏迷,还有程砚秋的小儿子,79岁的程永江教授。

“咏秋社”是杭州的一个业余京剧社团,2008年成立时,是三个京剧票友的自娱自乐,后来联系上了杭图浣纱分馆,从此打开了一扇门。再后来,就同杭图联合做成了京剧俱乐部。如今已有25名成员,多数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六成是80后90后——他们有一项长期计划:“京剧青年爱好

 
者养成计划”。

什么是“第三文化空间”?

这个名词要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的书《绝好的地方》。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概念:“第三空间”。“第三空间”被这么定义:除了第一空间(居所)、第二空间(工作地)之外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在这一空间里,人的关系自由而平等,人们能够抛开功利目的,只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地交流。

2009年意大利都灵的国际图联卫星会议,国际图书馆界将“第三空间”这个提法郑重地提了出来,会议的主题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过于宽泛,不能涵盖图书馆特有的文化现象。既然公共场所都可以被称作“第三空间”,那么图书馆就难以同地铁站、马路这些公共空间区分开来。他在这个词语前加上了一个定语:文化。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树青说,“不是有一句话么,‘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我们习惯去咖啡馆喝咖啡,为什么?在家不是更方便吗?因为咖啡馆在人心里的定位已经形成:一个自由交流,打发时间的好地方。杭图的未来就应该类似这样。只是还要加上一个定语:第三文化空间——一个同文化有关的交流平台。

这一目标,超越了2008年杭图新馆开馆时的“市民大书房”的概念。

在书房,能做什么?

看书、听音乐、看碟、聊天、发呆。

而第三文化空间,想象一下,能做什么?

展览、俱乐部、音乐节、创意体验……为所有你能想得到的文化互动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

将图书馆和咖啡馆并列,表明了一种态度: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

“在路上”

陈重每周末都会带女儿去杭州图书馆。这周女儿的兴趣是一场叫“树叶拼贴”的课,陈重感兴趣的是一个教大家怎么养观赏鱼的活动,“但观赏鱼俱乐部活动是在浣纱分馆。”他有点儿遗憾,“不过可以去听听讲座,这期好像是讲职场。”

因为这个习惯,陈重每天都上杭图的“文澜在线”。文澜在线的活动信息栏上,一色的当月杭图活动,随时更新。

“文澜大讲堂,我来做主讲”正在征集术业有专攻的讲师——这种广撒网求讲师的做法,多少让人联想到网罗科学作者写科普文章的“科学松鼠会”,“让科学流行起来”;“长滩摄影大攻略”找来的是摄影专家,要向摄影菜鸟传授拍摄技巧;“总有一种温暖打动你”的摄影征集活动,则已经把活动扩展到了线上,随手拍照片,发杭图微博。

图书馆,已经不只是图书的事。

“将来的公共图书馆,会更多地强调服务性。杭州图书馆乐于为团队和个人提供这样的文化空间。”?树青说。

杭图钱江新城新馆开放前,囿于场地和人员的限制,只能搞些讲座等小型活动,每年不足百场。现在,已经有讲座、展览、音乐欣赏、手工制作等适合各个人群的活动,尤其提倡体验式活动,包括普通市民的作品展示。仅去年一年,就有600余场活动,参加人数26万人次。

今年6月丹麦的国际图书馆会议,?树青有一个议题为《公共图书馆:民众的“第三文化空间”》,这一围绕杭州图书馆展开的发言经历了戏剧性的一幕:发言前,?树青明显地感觉到了同行对中国图书馆的陌生,发言之后,馆长们排着队来跟他握手。出席会议的馆长们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受邀演讲的三位馆长中,另两位来自丹麦和德国——图书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

“最后一英里”

——那么,杭图距离设想中的“第三文化空间”,还有多远?

——还有最后一英里。

——最后一英里?

——这是个比喻。我们已经知道了,杭图的未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并且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走着。最艰难的是,我们要让所有的市民知道,在钱江新城有这么一个自由的文化空间,不只和书有关,而是包含各种形态的文化活动,大家到这里来碰撞思想,分享快乐。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事实上,文化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很多年。我希望那一天,除了家,除了单位,人们会在潜意识里产生这样的念头:嗯,今天没事,不如去杭图逛逛吧——这就是我们想要做到的。最后一英里,往往是最困难的最后那一步,我们的路还很长。